商务部近日完成了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(国家级经开区)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,并对229家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。评价结果显示,国家级经开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,总体呈现总量扩大、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。
一、经济发展质量提升
2022年,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%。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、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拥有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共1765家,较前一年显著上升。
二、开放带动作用提升
2022年,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2亿美元,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3%。进出口总额达到10.3万亿元,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5%;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3万亿元,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为27%。
三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
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683家,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.2万家,高新技术企业6.5万家,较上年末均有明显提升。
四、绿色低碳水平提升
2022年,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、水耗同比均显著下降,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。
五、区域协调发展提升
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建、国家级经开区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(跨)境合作区数量比上年增加126个。
商务部表示,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,引导国家级经开区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全面提升发展量和水平。
- 国家级经开区
- 综合发展
- 考核评价
- 经济发展
- 开放带动
- 科技创新
- 绿色低碳
- 区域协调发展